亿隆煤矿:综采籽煤较上期上涨10元/吨,现执行390元/吨。
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合并重组后,预计煤炭年产量将达到近3亿吨,两家集团的煤炭产量总和占本地市场需求的一半以上,将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企业。7月13日,山东省属企业改革工作推进暨干部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石油作为工业原料所创造的价值是作为燃料的1.6倍。因此煤炭行业可从三个层次的合入手超前谋划,积极储备,适应大势。从能源全行业来看,煤炭、电力、油气及可再生能源还将进一步联动发展。西北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宁夏、新疆、内蒙古三个自治区也在积极酝酿中。大势之二:能源发展必然走向消费导向型关于我国能源的基本情况,一致的看法是: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富煤、缺油、少气。
以石油为例,目前仅有30%作为工业原料,70%作为燃料。在分与合的逻辑中,无论分合都是为满足既定发展阶段特定需要的必然选择。预计到2021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煤焦、尼龙、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产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占集团的比重均将达到75%以上。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市场主体是关键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带来的是煤炭产品由量大到质优转变。近期,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二期)项目投产。资源型企业转型被称为世界性难题,平煤神马集团坚持以煤为本、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持之以恒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构建起以煤焦、尼龙、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新体系,发展成为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
以资源梯次开发为目的,平煤神马集团加快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步伐,打造了从煤炭到焦化,再到尼龙、聚碳酸酯、石墨电极、高纯度硅烷、电子级多晶硅等系列产品,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几十倍。在平煤神马集团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地面调度指挥中心,随着操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键,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系统开始运行。
今年前7个月,平煤神马集团精煤产量同比增加77万吨,实现满产满销。目前,平煤神马集团工业丝、帘子布、糖精钠产能世界第一,尼龙66盐、工程塑料产能亚洲第一,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能国内第一。得益于此,平煤神马尼龙科技公司从一个小化肥厂逆袭为中国尼龙城核心骨干企业。预计到2021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煤焦、尼龙、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产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占集团的比重均将达到75%以上。
今年,平煤神马集团规划投资约8亿元,建成8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和8个智能掘进工作面。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体实际产能最大的企业,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市场主体是关键。在平煤神马集团首山化工公司,高达7.63米的大容积焦炉在把精煤就地转化为焦炭的同时,产生的焦炉煤气也全部利用,形成了从焦炭到苯加氢等32种化工产品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煤炭由动力燃料向化工原料的延伸。
不久,新投产的己内酰胺还将直供给相距500米的河南锦纶科技公司的民用丝项目使用,从而完成己内酰胺尼龙6切片民用丝的产业闭环。位于开封的平煤新型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导热率最高的石墨烯导热膜,目前进入中试阶段,其性能可满足5G产品更高热通量的需求。
近期,企业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二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各项数据均达到优等品指标。立足于新兴产业做乘法的思路,平煤神马集团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电池片、组件、光伏材料、光伏电站这些与煤炭毫不相关的产品,都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但统计局的数据同时显示,东三省下游需求却呈不减反增。整体来看整体来看,今年东三省地区煤炭供应确实较为紧张,但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均对此有所准备。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之前针对2019年供暖季东北地区煤炭供应保障曾表示,早在2019年7月份各相关部门、地方和企业就开始着手准备,采取综合措施,落实煤源,提升储煤水平。截止年末三省重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都在24天以上,较去年同期增加6天至10天,居民供暖用煤得到较好保障。而2019年供暖期间,市场上也未曾出现类似之前东北供应短缺的消息。即使是运距在600公里以内的,也需满足灰分不大于30%、硫分不大于1.5%等要求。
早在8月初,市场就传出东北地区进口政策或有放松消息,将新增1000万吨的进口额度。煤炭供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受此影响,东三省均有较高的煤炭调入需求,因地缘关系较近,东三省很大一部分煤炭是由内蒙古东部地区调入。
2020年前7月三省合计产量为5090.3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4%,而2017年前7月为6129.8万吨,占比为3.06%。近几年东三省每到供暖季就会出现缺煤情况,原因就在于一是供暖季超长--长达半年,对电煤的需求较大;同时东北作为老工业区,很多煤矿开采年份较长,面临资源枯竭局面;此外受去产能政策影响,区域内煤炭产量近年来明显下滑,而外省区煤炭供应又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2017年10月,面对巨大的煤炭供应压力,黑龙江将原计划296万吨的去产能目标下调74%至76万吨,成为当年全国唯一一个下调煤炭去产能目标的省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日前报道,俄罗斯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上中国国内环保要求更加严格,中国对俄罗斯煤炭的需求下降。
国家安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辽宁省共有生产煤矿20处,产能3465万吨/年;吉林省生产煤矿32处,产能1841万吨/年;黑龙江省生产煤矿304处,产能8165万吨/年。从火力发电量方面来看,今年1-7月在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5%的前提下,东三省火电发电量均呈正增长态势,原煤产量减少最为明显的吉林省火电发电量增速却最快为3.7%,辽宁和黑龙江分别增长1.47%和1.73%。但内蒙古的褐煤会因环保指标问题导致运输受限,而从俄罗斯进口煤炭也面临着类似问题,所以东北地区的外调煤源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进入冬春季之后,超长的供暖季带来的是煤炭消耗的大幅增长,对东三省的煤炭供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综上,今年供暖季东北地区煤炭供应确实存在短缺,但在多方面合力之下具体情况或将好于2017年和2018年供暖季。水泥生产方面,增幅更加明显,2020年前7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3.5%,而东北三省产量同比不仅增长,且增幅较大,其中辽宁省增长11.67%,黑龙江省增长5.62%,吉林省增长3.08%。
从全国范围来看,与2017年相较,东三省火电发电量占比增加0.25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增加0.05分百分点。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预计2020年俄罗斯煤炭出口量将下降10-22%。
8月份前,俄罗斯向中国的铁路煤炭出口量减少了14%。而且在全国原煤产量稳定增加的情况下,东三省产量却在减少。
近日,随着迎峰度夏的基本结束,东三省迎来了供暖用煤采购储备期,促使上层明确要求保供、进口煤市场出现新的变化。煤炭产量下滑,需求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东北三省原煤产量整体仍呈现下降态势。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近几年在煤炭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东三省用煤需求反而有所增长。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内蒙地区受倒查二十年等因素影响,部分存在问题的煤矿停产,内蒙地区整体供应偏紧。
目前东北地区下游用户已陆续开展冬储工作,据了解,为打赢今冬明春煤炭保供攻坚战,各项计划会具体落实到各供热企业,地方政府与各县区及各供热企业签订煤炭保供责任状。《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运距超过600公里的商品煤褐煤需满足发热量不小于16.5兆焦耳/千克、灰分不大于20%、硫分不大于1%的要求。
去产能政策 2017年黑龙江因为煤炭供应吃紧曾临时调整了去产能目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内蒙古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降幅较为明显。
根据俄中两国的协议,2020年初曾计划为满足中国经济需求发运1000多万吨煤炭。俄罗斯实体经济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贝斯特罗夫表示。